您當前所在位置: 1-MCP保鮮應用
“1-MCP”對蒜苔的貯藏保鮮技術
發(fā)布時間:2016-02-03 點擊次數(shù):
一、貯藏保鮮原理
蒜苔收獲后仍是活體,繼續(xù)呼吸代謝,消耗體內(nèi)養(yǎng)分,蒸發(fā)水分放出熱量,隨之不斷衰老、腐敗。一般采收后的蒜苔在常溫(25-30℃)和正常大氣環(huán)境(氧氣:21%、二氧化碳:0.03%)下存放7d后便會失去商品價值。
大量研究結果表明:蒜苔采收后經(jīng)“1-MCP”保鮮劑處理,能顯著抑制其呼吸代謝以及乙烯的釋放,從而延緩其衰老,大大降低營養(yǎng)成分消耗。貯藏在低溫冷庫中,同時保持較低濃度氧氣和較高濃度二氧化碳,可貯藏8-11個月。
二、保鮮技術要點
蒜苔貯藏的工藝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步:貯前準備→收購入庫→預冷→保鮮劑處理→貯期管理。

1.庫房要求:
有一個隔熱良好的保鮮庫,庫溫均恒、制冷設備匹配合理、運行良好。在蒜苔入庫前2~3天,庫溫應降到0℃。
2.庫房及設施的消毒
在蒜苔入庫前應對保鮮庫進行消毒。消毒劑選用對人體無害的消毒劑。目前推薦的庫房消毒劑有如下幾種:(1)漂白粉;(2)高錳酸鉀和甲醛混合液;(3)硫磺燃燒薰蒸法;(4)專用庫房消毒劑。消毒時應關閉庫房6~10小時,然后再敞門1小時。
3. 保鮮貨架要求:
貯藏蒜苔需要架藏法,貨架層高35~40厘米,最下層離地面15-20厘米,寬在60厘米左右,貨架之間應連為一體,貨架與貨架之間距離應保持在60~70厘米,距冷風機最近的貯藏架子應離冷風機1.5米以上,以防蒜苔受凍。架子走向應與冷風循環(huán)方向平行以利于通風,保持庫溫的均勻。
(二)、采收入庫
1.適時采收。采收以苔苞下部由黃變白、蒜苔頂部開始彎曲呈鉤狀時為標志,采收過嫩風味不好,不耐貯;過老品質差,沒有長期貯藏價值。 白皮品種、沙壤中生產(chǎn)的蒜薹最耐藏。
2.采收方法。宜用“提苗”法:用手捏住頂生葉露出的蒜薹薹莖部向上提,使薹莖從基部斷開?!疤崦纭痹斐傻臋M斷面?zhèn)谝子?,而“劃苗”采收傷口易腐爛。
3.采收時間。應選擇晴天,切忌雨天采收。采收時應注意不要在雨后采收、帶露采收,采前一周應停止灌水。為防“斷條”,應在上午10時以后采收。
4.采收期限。應有計劃地分批進行,一般情況下,每天收購入庫量是保鮮庫額定貯藏量的1/3~1/4之間。最好在一周內(nèi)收滿。
(三)、預冷加工
蒜薹收獲后要盡快預冷,以除去田間熱,可入庫后邊預冷邊整理。 整理要求:
1、剔除病苔、傷苔、開苞苔,對于苔基萎縮老化部分應剪去。
2、除去老葉、理順苔條、將苔包對齊,然后用塑料繩按1kg左右在苔苞下3-5cm處扎把,松緊要適度。
3、整理好的蒜苔放在貨架上預冷,每間架上放置的量應適當,不能超過30厘米厚。蒜薹距冷風機要在l米以外,以防受凍。
(四)“1-MCP”保鮮劑處理
整理好后,及時使用“1-MCP”保鮮劑處理,以便達到更長更好的保鮮效果,處理時,要求冷庫必須密封,在0℃下,熏蒸處理24小時后,打開庫門換氣半小時。然后按正常管理即可。
(五)貯期管理
1.溫、濕度及氣體控制
蒜苔的適宜貯藏溫度為0℃±0.5℃,相對濕度85%~95%,氣體成分為O2:2%~5% ,CO2:5%~12%。
庫溫波動幅度要小于0.5℃,波動太大容易導致蒜薹失水,霉爛。要設法均衡庫內(nèi)各部分溫度。通過調(diào)節(jié)風扇的送風方向及送風量,盡量減少庫內(nèi)各部分的溫差。穩(wěn)定的庫溫是保鮮貯藏的關鍵,庫溫應盡量均恒。
濕度太高雖然能控制蒜薹失水,但也會帶來微生物生長。一般情況下,當外界干燥,庫房濕度低時可在地面噴點水,而當陰雨天氣,外界空氣潮濕時可在庫房中灑一些干石灰,以幫助吸濕。
2.防腐殺菌
目的就是阻礙在蒜苔采收運輸及裝卸過程中造成的機械傷而導致的病菌侵入,進行及時有效的藥物處理,使病原菌在主體內(nèi)的發(fā)展受到限制,減少貯藏后期霉爛的發(fā)病基因。在貯藏期間,應定期進行防腐殺菌,一般半個月左右進行一次。防腐處理方法主要有水劑噴霧和煙劑煙薰二種。
(1)水劑處理
水劑處理把防腐保鮮劑按要求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溶液浸沾苔梢或噴霧,浸沾1~2分鐘,噴霧要徹底,同時注意庫溫管理,以免苔梢受凍。
(2)煙劑處理
把煙薰劑在庫房中均勻布點,然后點火,熄滅明火后即可大量發(fā)煙。煙薰時應關閉風機和庫門,2~3小時后再開機制冷,6小時后應充分通風換氣,如要增強效果可把水劑和煙劑結合起來使用。
3.定期通風換氣
主要針對無氣調(diào)設備的普通冷庫,一般按10-15天換一次氣,以免庫內(nèi)CO2濃度過高,O2濃度過低,造成CO2傷害。應選擇在一天當中外界溫度與庫溫溫差不大時進行。